蓝秦讲堂

乱骑共享单车也有法律风险?文明骑车很重要!
发表时间:2021-07-28     阅读次数:     字体:【

共享单车自诞生起就带着“共享经济,绿色低碳”的光环,致力于给大家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问题。它随骑随走,便捷实惠,直接戳中了短途出行的“痛点”,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任意损坏、占用共享单车的恶性行为也屡屡发生。很多时候,路边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不是被人卸了车把、车座,就是被锁住,成了“私车”。这种现象当然和单车运营公司的管理有关,但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大众法律意识的淡薄。

在很多人眼中,共享单车加把锁、卸个胎都是“小事”,殊不知,很多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甚至有些已经涉嫌犯罪。从法律角度来看,以下的这些行为您千万别做

1.勿让共享变独享

根据共享单车的使用方法,用户一般是使用APP或小程序对单车扫码开锁自动开锁或者密码开锁。在法律上来看,通过扫码开锁这一行为,用车人获得了授权,开始“保管”并使用单车。根据有无取得保管权会产生以下法律区别:(1扫码前如果行为人未通过正常途径扫码开锁,而是通过撬锁或者利用技术手段绕开APP验证打开车锁并将车辆供自己使用的话,属于典型的盗窃行为。如果盗窃的单车价值达到法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则构成盗窃罪,依法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如果盗窃单车的价值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也无法逃避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最高可以给予行为人15日的拘留以及1000元的款。现实中,由于部分共享单车属于特殊定制,并且安装有GPS定位系统,造价很高,如果盗窃这部分共享单车,即便是一辆,也有可能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涉嫌盜窃罪。(2)扫码后如果行为人通过正规途径扫码开锁,获得了车辆的保管权,之后却将车辆据为己有、拒不归还,这属于侵占行为由于有些共享单车采用的是固定密码模式,有些用户在开锁后恶意将车辆上的条码撕毁、涂改,不让其他用户得到密码,或者通过私锁将车辆据为己有。这种行为一经发现,轻者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最高可以给予行为人15日的拘留以及1000元的罚款。重者达到犯罪标准,应当以侵占处论处,最高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等。

2.勿让单车变废车

现实中还存在这样一些情况,有些“黑车”司机、自行车有偿租赁点经营者认为共享单车的出现影响了自己的生意,就故意将这些共享单车肢解、毁坏甚至批量丢弃。还有一些人仅仅是为了泄愤或者其他原因,对共享单车进行恶意破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这些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最高可以给予行为人15日拘留以及1000元的罚款。如果毁坏单车的价值达到法定数额较大的标准时,应当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最高可以判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等。

3.勿让条码变木马

最近,全国各地还发生了多起共享单车二维码被换的诈骗事件。用户在使用单车时如果不慎扫描到了这种假二维码,则有可能直接下载木马程序或者直接进入转账支付页面。在进行网络支付时,木马程序就会拦截相应的付款验证码,获取用户的相关支付信息等,传输给后台犯罪分子,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这种行为已经涉嫌严重的诈骗罪因此共享单车的用户也应该提高警惕注意甄别条码的真伪。

共享单车乱象的遏制需要政府、企业集思广益,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单车用户能够严于律己。共享单车承了出行便利,承载了生活幸福感,也承载了科技和经济的结晶,但共享单车纵然钢筋铁骨也无法承载某些人的恶意和私欲。只有尊重社会契约,从公序良俗,予人以便,予人以善,才能使社会良性发展,才能使共享经济真正为大家谋福利。


 
上一篇:通过设置围挡阻碍出行方式变相逼迁,看看法院怎么判
下一篇:《民法典》之拾得遗失物需要返还吗?长期无人认领怎么办?